
网站访问量
HAMP基因在胃腺癌中的潜在预后价值及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汤妮;邹茜;张晗婧;刘欢慧;马晓洁;目的:探索铁调素(HAMP)基因在胃腺癌中的潜在预后预测价值及与胃癌免疫浸润相关性。方法:提取TCGA数据库中448例胃腺癌及非肿瘤组织的mRNA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HAMP基因的表达特征。首先利用cBioPortal平台分析HAMP基因的遗传变异特征,并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评估其甲基化状态与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HAM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整合TIMER2.0和TISIDB数据库,系统评估HAMP表达与免疫相关基因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通过GSEA解析HAMP与相关信号通路特征。最后,利用STRING和Gepia数据库构建HAMP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互作基因。综合评估HAMP在胃腺癌中的免疫浸润作用。结果:HAMP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其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表现为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进展后生存期显著缩短(均P<0.05)。基因组分析发现HAMP在胃癌中主要以扩增型突变为主,其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r=0.14,P<0.001)。免疫学分析发现HAMP高表达与多个关键免疫检查点分子(PD-1:rho=0.274;PD-L1:rho=0.211;CTLA-4:rho=0.199,均P<0.001)及免疫细胞浸润(树突状细胞:r=0.548;巨噬细胞:r=0.414;中性粒细胞:r=0.374,均P<0.001)显著相关。通路富集分析显示HAMP高表达组显著富集于抗原提呈、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免疫相关通路。此外,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鉴定出TREM2、TYROBP等核心互作基因,提示HAMP可能通过特定分子网络参与肿瘤免疫调控。结论:HAMP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可显著降低胃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预后预测价值。HAMP的表达与STAD中大多数免疫基因呈正相关,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丰度明显相关,可作为免疫侵袭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
基于大学生群体探讨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模式的可行性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赵文博;马二民;孙维义;张楠;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模式的可行性并创建达成该模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分析2023年12月—2024年12月入院的大学生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中西医结合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依据是否达成日间手术模式分为两组,其中46例(56%)达成日间手术模式(DCLA组),36例未达成该模式(非DCLA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达成日间手术模式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该模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及验证。结果:DCL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1.37±6.33)h,术后30 d复查无严重并发症;达成该模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CRP≤13.9 mg/L、腹痛时间≤22 h、阑尾直径≤10 mm、未放置引流管、术后VAS评分≤2.5(P均<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45~0.966),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一致性较高,决策曲线呈现出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大学生群体接受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模式是安全可行的,创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尽早识别符合条件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该模式的达成率。
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差异的探讨
赵红梅,雷玉涛,侯宽永,裴斐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的差异。提出各自独立诊断的论据。方法:结合24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对两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腺肿物,主要与乳腺肿物和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以局部切除多见,病理表现为导管扩张及导管周围明显炎性改变。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和炎性改变,主要与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病理变化以乳腺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多发性脓肿为主。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明显的差异,应作为这两种疾病独立诊断。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5年经验回顾与展望
牛军;牛卫博;张朝阳;寿楠海;<正>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然而有7%~21%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有胆管结石,在亚太地区和我国这一比例更高。在LC早期,这类病人被列为LC相对禁忌证,仍需行传统开腹手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如何应用腹腔镜、内窥镜及胆道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胆石症,成为现代胆道外科微创治疗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LC前或LC后行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LC术中经胆囊管取石术(LCDE)治疗胆管结石。尽管LC联合EST是理论上合理的微创治疗方式,在我国的应用亦较广泛,但其并发症发生率
仿生型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朱代亮;帅磊渊;仿生型纳米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载药靶向性,有效降低了传统纳米粒的免疫原性。目前国内外仿生型纳米材料涉及多个种类,包括细胞膜包被的纳米粒、脂质体、微囊以及外分泌体等。本文就仿生型纳米材料的应用、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医疗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路晓阳;冯景;周毅;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多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缺乏精准的治疗措施。目前研究认为主要是自身免疫、激素水平和微生物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Th/Treg细胞失衡诱导IL-2、IL-17、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机体催乳素水平增高;乳房组织及脓液中特殊类型棒状杆菌激活免疫细胞及其外毒素作用等。笔者就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予以综述,为进一步明确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制定个体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