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6期
促甲状腺激素围手术期变化纵向轨迹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恢复的关系
罗宝钰;姜隽;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围手术期变化纵向轨迹与甲状腺良性结节(BTN)微波消融术后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1例B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组基轨迹建模(GBTM)模型分组原则,确定TSH水平发展轨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TSH水平发展轨迹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TSH水平变化轨迹与疗效的关系并进行趋势性检验;应用二元Log-binomial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在BTN患者中,识别到4种不同的TSH水平发展轨迹:低-稳定型(90例)、低-增长型(47例)、中-增长型(63例)、高-增长型(51例)。不同TSH水平发展轨迹的手术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低-稳定型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低-增长型。不同TSH水平发展轨迹患者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T3、FT4术后水平均低于术前,IL-8、hs-CRP、TNF-α术后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4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与血清炎症因子(IL-8、hs-CRP、TNF-α)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TSH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炎症因子(IL-8、hs-CRP、TNF-α)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稳定型为参照,低-增长型、中-增长型、高-增长型趋势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稳定型比较,低-增长型、中-增长型、高-增长型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风险升高(RR>1,P<0.05)。结论:TSH水平与甲状腺良性结节MWA后恢复密切相关,TSH水平与FT3、FT4呈负相关,与IL-8、hs-CRP、TNF-α呈正相关,低-稳定型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低-增长型。
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刘文卉;高萌;魏修良;滕超;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性,构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行超声检查、临床资料完整并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553例(共553个结节),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28例(共228个结节),非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25例(325个结节)。将所有患者按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临床及超声特征差异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在年龄、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病灶多发性、纵横比、钙化、与被膜关系及血流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病灶多发性、纵横比、钙化及血流等与PTC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将这些指标纳入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性能、校准和临床价值。结论: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当PTC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结节纵横比≥1时,不易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当结节呈多发性、结节伴微钙化、结节有中央血供或丰富血供时,更易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
孟德尔随机化揭示血浆脂质组学对胰腺炎的影响
姜其镕;牛哲禹;杨发基;郝以杰;张士哲;卢俊;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调查血浆脂质组学对胰腺炎的影响,并评估胰腺内脂肪沉积(IPFD)、胆石症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向德尔随机化分析,将179种血浆脂质作为暴露因素,急性胰腺炎(AP)和慢性胰腺炎(CP)作为结局变量。数据来源包括GWAS、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FinnGen项目。采用两步法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IPFD、胆石症在血浆脂质与胰腺炎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有2种甾醇与AP呈负相关(P<0.05),7种甾醇与CP呈负相关(P<0.05),1种磷脂与CP呈正相关(P<0.05)。以IPFD为暴露因素,以AP和CP为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PFD对AP和CP呈正相关。胆石症是AP的危险因素。两步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IPFD、胆石症并非血浆脂质与胰腺炎关系中的中介因素。结论:血浆脂质组学与胰腺炎存在因果关系,IPFD、胆石症与胰腺炎亦存在因果关联,部分血浆脂质可成为胰腺炎新的风险因素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支持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基于TCGA数据库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直肠癌的免疫检查点、预后相关分子和潜在敏感药物
吴岳;张轶君;王银中;张彦彦;目的:探究与结直肠癌(CRC)免疫检查点(ICs)基因显著关联、对患者预后具有关键影响的生物分子,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靶向该分子的敏感性药物。方法:筛选TCGA数据库表达上调且与CR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基因,提取与ICs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分子,验证其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检测其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及相关性,寻找作用于目的基因的敏感性药物。结果: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上调的CRC患者预后不良。TIMP1表达量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进一步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TIMP1高表达样本可能对博莱霉素和米哚妥林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TIMP1有望成为鉴别癌症免疫治疗获益的新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博莱霉素和米哚妥林可能成为TIMP1高表达CRC患者个性化治疗选择。
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及术后肝转移的影响
罗丽丹;刘萍萍;陈羡英;陈大朝;目的:探讨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对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和术后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9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术前取病理组织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根据肿瘤退缩分级(TRG)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49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发生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分别有44例、10例、12例,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9.53%、6.71%、8.05%。KRAS基因突变患者中脉管侵犯阳性发生率高于阴性(P<0.05);NRAS基因突变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发生率高于阴性(P<0.05)、肿瘤最大长径≥5 cm发生率高于肿瘤最大长径<5 cm(P<0.05);BRAF基因突变患者中临床分期Ⅲ期高于Ⅱ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发生率高于阴性(P<0.05)。新辅助治疗有效组患者的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分别为25.81%、2.15%、3.23%,低于无效组患者的35.71%、14.29%、17.07%(P<0.05)。随访期间42例患者发生肝转移,肝转移率为28.18%。单因素分析发现肝转移组中临床分期Ⅲ期占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脉管侵犯阳性率、肿瘤最大长径≥5 cm占比、新辅助治疗无效率以及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多因素发现临床分期Ⅲ期(OR=10.620,95%CI:2.645~22.575)、淋巴结转移阳性(OR=8.774,95%CI:1.878~19.645)、新辅助治疗无效(OR=3.373,95%CI:1.014~11.218)、KRAS基因突变(OR=6.245,95%CI:1.876~20.789)、BRAF基因突变(OR=9.497,95%CI:1.754~19.335)是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KRAS、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新辅助治疗效更差有关,亦是术后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敬请关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官方微信平台
<正>《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官方微信公众号已开通,我们将通过微信平台定期推送本刊优秀文章、活动信息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等。您也可在微信上留言,向我们咨询杂志相关问题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是我们在移动互联微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希望能为广大读者与作者带来更多便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使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正>为了方便作者投稿,提高来稿处理效率,优化审稿流程,本刊编辑部已全面启用在线投稿系统。请登录本刊网站www.puwaijinzhan.com或https://pwjz.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入口”,按导航提示操作,后续稿件处理进度可通过系统查询,请及时关注站内信及邮件通知。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正>《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动态与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