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ranklist paperranklisttupian paihangpage

下载排行

Top 10 Top 30 Top 50 Top 100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仿生型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朱代亮;帅磊渊;

仿生型纳米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载药靶向性,有效降低了传统纳米粒的免疫原性。目前国内外仿生型纳米材料涉及多个种类,包括细胞膜包被的纳米粒、脂质体、微囊以及外分泌体等。本文就仿生型纳米材料的应用、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医疗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2021 年 10 期 v.24 ;
[下载次数: 1,642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1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路晓阳;冯景;周毅;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多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缺乏精准的治疗措施。目前研究认为主要是自身免疫、激素水平和微生物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Th/Treg细胞失衡诱导IL-2、IL-17、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机体催乳素水平增高;乳房组织及脓液中特殊类型棒状杆菌激活免疫细胞及其外毒素作用等。笔者就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予以综述,为进一步明确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制定个体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2023 年 01 期 v.26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Q202011012)
[下载次数: 1,479 ] [被引频次: 25 ] [阅读次数: 8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孙亚飞;徐图;陈超波;

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各乳腺癌亚型中复发率和死亡率最高。其特点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根治性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而化学治疗是TNBC辅助治疗的基础。随着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针对TNBC的靶向、免疫治疗等新药有了新进展,促使TNBC治疗模式不断改进,使患者获益。尽管如此,TNBC的诊治依然困难重重。就当前TNBC治疗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TNBC提供参考依据。

2024 年 09 期 v.27 ;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中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HB2023116)
[下载次数: 1,3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差异的探讨

赵红梅,雷玉涛,侯宽永,裴斐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的差异。提出各自独立诊断的论据。方法:结合24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对两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腺肿物,主要与乳腺肿物和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以局部切除多见,病理表现为导管扩张及导管周围明显炎性改变。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和炎性改变,主要与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病理变化以乳腺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多发性脓肿为主。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明显的差异,应作为这两种疾病独立诊断。

200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1,348 ] [被引频次: 103 ] [阅读次数: 6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胃癌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吴春薇;谢瑛;蔡军;

<正>胃癌是我国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常见恶心、呕吐、腹胀等一系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症候群,其中胃排空延迟、Roux滞留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2.7%~56%、10%~30%[2-3]。胃肠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经口进食延迟、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增加。恢复胃管和十二指肠的胃肠动力可以改善体质量减轻[4],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1 年 04 期 v.24 ; 北京友谊医院院启动基金资助项目(No.yyqdkt2017-9)
[下载次数: 1,242 ] [被引频次: 19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梓鑫;魏云巍;

<正>胃肠道手术中,麻醉、术中操作及术中副损伤等因素会对患者术后胃肠道运动功能产生抑制[1]。一些复杂的胃肠道手术后还会产生腹腔及肠粘连、肠麻痹,严重者可并发粘连性或机械性肠梗阻,从而导致术后胃肠道动力恢复延迟,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2]。影响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因

2019 年 07 期 v.22 ;
[下载次数: 1,184 ] [被引频次: 51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炎症因子和免疫相关蛋白通路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学中的机制

裘佳颖;刘剑刚;张晓军;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目前关于PCM的病因不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复发。国内外大多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笔者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5(IL-35)、核转录因子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PI3K/AKT/mTOR通路等主要细胞炎症因子阐述PCM炎症的病因特征,同时也从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组蛋白方面简述PCM免疫因素的病因相关特征,探讨炎症因子和免疫因素在PCM病因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PCM的临床治疗提供干预思路。

2021 年 11 期 v.24 ;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项目(2060302)
[下载次数: 1,010 ] [被引频次: 26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赵燕;徐卫云;

<正>近10余年来,以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为基础的分子分型的提出,为探讨乳腺癌异质性、肿瘤分期、治疗新靶点、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新依据。关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国外已取得许多新进展,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就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分子分型的概括1.1分子分型的提出与发展2000年Perou等[1]首次提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概念,被公认为乳腺癌

2014 年 11 期 v.17 ;
[下载次数: 970 ] [被引频次: 29 ] [阅读次数: 6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乳腺导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徐娜娜;贺科文;刘兆芸;于志勇;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但由于该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疾病命名多样,治疗手段也千变万化,若认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2017 年 01 期 v.20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ZRC03058)
[下载次数: 918 ] [被引频次: 18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刘超;张蕾;李燕;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由于血管瘤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瘤体大小等的不同,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包括保守观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笔者旨在对上述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2021 年 03 期 v.24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201033); 青岛市产业培育计划科技惠民专项(18-6-1-73-nsh)
[下载次数: 912 ] [被引频次: 15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